身為這兩間公司的前員工,雖然沒有實際參與蝦皮GLP(Global Leadership Program)與華碩GTP(Global Talent Program)計畫,但當初職涯轉換時也詢問諸多從計畫畢業的學長姐經驗,最後才做了轉職的決定。因為收到許多關於這兩間公司的職涯私詢,因此希望可以從自身經驗出發,結合參與這兩個計畫學長姐們建議,和大家分享在裡頭看到的洞察

也因為經驗較主觀,因此建議閱讀後可以再多方比較評估。無論做了哪一種決定,只要能滿足長期職涯目標,都是好決定!

我的正職經驗

Overview

內容蝦皮GLP計劃華碩GTP計劃
公司產業生態Business-drivenProduct-driven
MA參與公司的重要決策的涉入程度根據輪調組別有差異各職能的涉入程度是高的
產業步調因為需要因應市場反應做決策,相對快因為各節點需要確認的stakeholder很多,需要plan ahead
國際化程度需與總部對接的專案,需要準備英語簡報與報告Country-facing的角色需要頻繁用到英文溝通、書信
Ecommerce發展非常純熟,東南亞霸主以自有電商、通路銷售為主
Commercial發展非常純熟剛起步
Domain knowledge水平式,聚焦在用戶於平台上的行為垂直式,對產品製造、行銷、銷售有一條龍的認識
品牌力東南亞當紅炸子雞,歐美聲量於近年有起色因產品銷往各國,因此各區皆算是有一定認識
舞台影響力得看own的專案大小,MA被賦予需要與high-level主管溝通的期待做各區相關的業務,與正職差異並不大
外派機會GLP各MA至少需出國輪調一次GTP中的CPM可以駐點海外
出差機會MKT, Operation 談合作、店家進駐蝦皮商城MDM, GTM, PMKT一年2-4次,需支援國家新品上市、開年度review會議
管顧思維許多主管來自MBB,管顧思維濃厚公司有一定的作業流程,比較不明顯
數據思維非常注重數據與邏輯的呈現Sales端較需要透過數據做決策
同事氛圍MKT非常歡樂,Commercial根據部門有差異MKT非常歡樂
加班文化加班是必然,週末/放假工作是各部門習以為常的生態根據部門有所差異,MKT加班是不被鼓勵的
學歷偏好海歸、名校學歷偏好海歸、名校學歷
升遷畢業後小lead, project team,開發新市場短期內較難以評估,但內部非常鼓勵輪調,如MDM轉CPM
薪資待遇待遇約8萬,一年根據能力調薪至10萬以上不是問題待遇約5萬,根據研究所可以加薪幾千不等
福利特休多、零食吃不完、大促健身器材新、員工午晚餐有補助

一:公司產業生態

蝦皮Shopee

蝦皮是SEA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品牌,總部設在新加坡,若從產業型態談起,電商主要分成兩大類

Type1: Business-driven

  • 特色:主要透過Business team,如Marketing, Commercial, Operation經營社群、精準推播優惠券、KOL合作、直播導購等帶訂單
  • 代表公司:蝦皮、淘寶、天貓

Type2: Product-driven

  • 特色:主打站內產品完整度與搜尋準確度,大型Campaign頻率並不多,耳熟能詳的節慶有Thanksgiving, Black Friday, Cyber Monday。也因此local團隊的工作就不像蝦皮細分很多品類,反而以招募台灣商家出海的BD團隊為主
  • 代表公司:Amazon、ebay

華碩ASUS

華碩於1989年以台灣主機板製造商起家,從早年代工到1997年轉而發展專業自有品牌,2013年更進一步展開多角化經營,躋身全球前三大消費性筆記型電腦品牌。總部設於關渡的華碩,目前在海外有60間分公司。

以品牌商而言應該都歸類在product-driven這個象限,若我們以本土、外商簡單區分

Type1: Local

  • 特色:產品線較多元,一條產品線會根據feature出多款規格的商品
  • 代表公司:ASUS, acer

Type2: Foreign brands

  • 特色:產品線較單一,組合度較少
  • 代表公司:Dell, HP, Lenovo(合稱DHL)

二:MA參與公司重要決策的涉入程度

蝦皮Shopee

在蝦皮會根據所待的組別與業務內容跟HQ有或深或淺的合作機會,比如在產品開發及需要整合整體蝦皮營運面的策略上,總部握有絕對的話語權,但若是Marketing campaign, APP feature等規劃,台灣團隊則擁有非常大的ownership。

主要原因是因為電商是個與當地市場極度貼近的產業,非常需要根據當地習慣與最新動態推出相應的活動與決策,因此這些Commercial planning多會由local團隊主導,總部頂多在大方向上會有guideline/suggestion,但最後決定權仍在local手上。

以GLP MA而言,主要會根據各部門主管的需求決定這期可以到哪輪調,期間有機會到品類、營運、行銷等各部門負責重要專案,接觸到的面向也大有差異,比如

  • High-level planning team:如seller management多是影響蝦皮全站等級的專案
  • Function team:以各品類檔期活動操作為主

除此之外GLP計畫也非常看重MA的個人能力,基本上一開始主管都會先丟部門內的一個小專案,先看MA掌控程度到哪,接著根據觀察給予更複雜的專案,如物流、金流相關業務讓MA handle。因此若MA表現不如預期,也有可能只能接觸到部門比較表層的業務。

華碩ASUS

許多GTP畢業的學長姐都說,GTP跟一般正職的不同就差在入職後有無training,這些課程會由各部門的主管傳授許多核心觀念,而training後工作內容與和一般正職並無差異。如果真要說,唯一不同僅在CPM(Country Product Manager)跟MDM(Market Development Manager)這兩個職位多會透過GTP招募新人。而因為疫情影響,這些課程也已經全數線上化,入職後也較難認識同期GTP的戰友們,因此差異又會再縮小。(這些課程其他員工也都可以線上收聽)

另一個有趣的觀察,是總部跟分公司的思維也有極大的差異

比如HQ在roll-out一項專案時,需要考量各國執行力、資源、及可行性,而不同部門在同一件事上對國家的態度會有所差異

以MDM(Market Development Manager) 來說,當與各國討論每一季產品規劃與市場布局時,都會將BU(Business unit)制定的guideline傳達給國家,確保各國能落實HQ想要發展的目標與方向。

而換到GTM(Go-to-Marketer)或PMKT(Product Marketer)等角色,因為Marketing所推出的素材是要讓全球所使用的,因此在產品開案或規劃campaign時,都會先發survey詢問各國的想法,或一天進三場會議,跟各區市場更新campaign動態、素材的準備情況,再根據反饋適時調整campaign走向。在過去一個電商分析的專案上,就得考量並非各國都有安排顧電商的人力或豐沛的設計資源,因此在建議的簡報上便不能使用過於「動作」(action items)導向的詞彙,而是得在看完全球的表現後,站在更宏觀的角度給予區域「建議」(suggestions),是否採用就得看當地GM(General Manager)或TMM(Territory Marketing Manager)的想法決定。

因為組織架構關係,有些海外分公司有自己的法務、HR部門,部分區域不需要HQ幫忙也能自主營運,因此HQ並不會非常強制性的要求各國/分公司一定要take immediate action,更多時候會是以「討論」與「協商」的方式去推動方向,且各部門與國家溝通的力道也會根據目的有所差異。

總結,可以說華碩不僅限GTP,各職能的人在決策方面涉入程度是非常高的

三:產業步調

蝦皮Shopee

電商每分每秒都在賣商品,因此在蝦皮時時刻刻都要繃緊神經。若活動頁或廠商端出問題,無論是不是週末或有沒有請假,只要是專案owner都要馬上上線處理,否則這些錯誤都會直接影響到公司及廠商的營收利潤。同事間也經常笑說休假時筆電都要帶著,早上出去玩,晚上回飯店要趕快補進度,經常有種休假,卻沒有放鬆到的感覺 xD 

也因為蝦皮現在是月月造節,活動上線時,Marketing, KAM(Key Account Manager), RM(Relationship Manager) 跟CM(Category Management) 都需要12點上線檢查前台活動頁價格與品項是否正確,至於618或下半年的雙11、雙12這些大活動(大促),該月就約有兩週時間需要天天上線檢查,生活作息會因為產業生態有很大的變化,非常適合剛畢業的新鮮人(新鮮的肝)來挑戰!

若拆至組別來看,相較Marketing, BD, Operation需要立即的回應市場需求,BI、Product team步調則相對較慢。主要原因是因為通常各品類只會在活動前找活動TA、或活動後想分析成效時才會發request請BI調資料,因此作業上較少會有非常緊急的情況發生。而Product慢的原因是因為受限於產品一改會影響到很多層面,因此需要花很多時間debug後才能上線。雖說慢,但整體而言速度仍比其他公司快,比如在臉書要開發1-2個月的功能,在蝦皮最快2週後就可以上線。

華碩ASUS

華碩的步調相對慢很多,若更精確來講,步調慢是來自每一件事都需要提早規劃(plan ahead)。比如在Q3才剛開始,可能就已經要著手規劃2025、甚至是2026的產品。因為在PC產業,若不提早進行規劃,往往會跟不上市場腳步或錯過機會

因此一個產品從planning到做成消費者能在門市上看到的筆電,中間牽涉到許多部門的stakeholder,為了確保每一個決定都能符合各國及市場的最佳利益,步調就會緩慢許多。

雖然不會經常有需要半夜爬起來處理事情的狀況,但如果是負責國外市場,也是需要順應時差才能與local開會、溝通、處理緊急事情。所以像是主管人在美國、我負責歐洲市場,但人在台灣,為了兜攏三區的時間,每週的會議時間就會定在晚上10點。

四:國際化程度

蝦皮Shopee

有些組跟HQ的合作會非常密集,有些則幾乎沒有,比如BI、Product team,因為這些開發團隊都在新加坡,因此工作上就會有許多需要使用英文對接的機會。一位前輩也分享,當初在Operation開發一個Feature,因為需要跟Director以上職級的老闆們報告,因此與HQ有非常密切的往來,也需要做英文簡報,因此MA也得根據所輪調的部門有不同的exposure機會。

若是較偏向local的業務如CM或控全平台專案如雙10、雙11的project team,其主管才會需要向新加坡匯報成效。再往下做local業務的職員自然日常也不太會需要用到英文。

因此若求職時使用英文頻率是很大的考量時,建議大家在面試時可以直接詢問面試官該角色是否有可以跟HQ合作的機會。(通常在蝦皮也習慣將HQ稱作regional, 縮寫reg)

華碩ASUS

華碩是面全球市場,公司內有許多外國人負責PR、TMM等角色 (比例ROG又比PC高出許多)。而日常做的任何簡報、信件、會議,只要是會share給各國或有外國人會參與討論串的,一律都會需要以英文撰寫;若負責市場在亞洲,或較少需要面對國家需求的職務,日常使用到英語的比例則偏低。以下簡單列各職位日常會需要用到英文的比例

  • BU (Business unit):因為每週都需要跟業務開會,報告最新的廠商、貨況進度,因此英文需要有一定水準
  • MDM (Market Development Manager):因為是直接對接local Sales team,因此若是負責亞太以外的市場,日常也需要用到英文
  • CPM (Country Product Manager):基本上外派的CPM,若不會講當地母語,每天開口閉口應該都會是英文xD
  • SPM:許多local CPM都會直接發信詢問產品規格相關的問題,每天email 50%以上都是英文,所以英文書信的比例也不低
  • RD (Research & Development):主要是面對廠商、供應端,因為多是對接台灣窗口,所以基本上不會用到英文
  • PMKT (Product Marketing):因為製作的素材都是roll-out給全球使用,所以每一個產出都會是用英文撰寫,再來如果是有負責campaign,需要定期進各區會議室跟各區update進度,也會需要英文報告
  • GTM (Go-to-Marketing):負責中國、台灣、亞太以外市場的GTM日常都會需要使用英文書信與英語簡報

總結:連華碩創辦人施崇棠Jonney先生,都會因為launch event需要拍英語開場白,全公司大概除了RD外,每一個職能都有非常多機會需要使用英文能力 xD

五:Ecommerce發展

蝦皮Shopee

蝦皮在東南亞電商領域是數一數二的創新領導者角色,組織會根據市場作出快速回應、不惜重資投入資源,角逐市場。比如因應疫情影響,蝦皮在短短幾個月內便推出「蝦皮生鮮」做生鮮蔬果的delivery。因此對於想深入了解電商玩法、更熟悉東南亞市場的人來說,蝦皮絕對是各大電商品牌中的不二首選。

而蝦皮的電商玩法大致上也可以歸納四個步驟

  1. 導流:一開始用很強的Promotion把流量導進平台,搶市占率(market share)
  2. 黏著用戶:透過小的initiative將用戶黏著在平台上,比如in-app遊戲、直播搶蝦幣、feed動態、男性購物專屬的男人館、生鮮直送等
  3. 建構生態:下一步靠併購合作夥伴,如物流、金流,創建完整的生態圈(ecosystem),與其他電商做出差異化
  4. 流量變現:因為不再需要仰賴外面服務,因此開始變現。比如蝦皮在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地便推出Shopee Express,來提高營運效率

華碩ASUS

華碩以自有電商、各國線上通路 (如 PChome, Momo)、經銷商銷售為主。在總部有一個全球電商團隊,負責協助提供各國電商團隊運營方針,協助大家可以順利上架新品、帶動營收彈跳。BU 也積極透過各區 case sharing、測試、及追蹤成效的方式,希望可以帶動各國一起打造電商生態圈,發展華碩在電商上的影響力。

六:Commercial發展

蝦皮Shopee

Commercial是蝦皮的主力營收部門,部門底下分許多品類 (Category),而過去我便是擔任蝦皮電子品類管理CM (Category Management) 的角色。也因為蝦皮自2015年進入台灣C2C電商市場,因此在Commercial這塊有相對完整的SOP

好處是前人都把規則建立好,無需從頭摸索、試錯;壞處則是發揮空間不大,以CM角色而言,每個月操作活動的SOP大同小異,差異僅在大促規模及活動內容設計,業務上較有差異化的是額外負責的project,比如KOL合作、跨品類活動合作、及Marketing發起要讓賣家參與的新項目。

華碩ASUS

以SYS PC(System PC)產品線而言,華碩是以Consumer Laptop起家(Zenbook, Vivobook, ProArt Studiobook, Chromebook等),自2010年才開始進軍商用筆電市場 Commercial Laptop (ExpertBook) ,因此有部分區域的Commercial也是近幾年才開始發展起來。在這一塊 Commercial 比起 Consumer 有更多機會可以摸索市場、制定遊戲規則。

七:Domain knowledge

蝦皮Shopee

電商泛指透過網路進行交易的服務,它所涵蓋的商業行為非常廣泛,幾乎各個產業都可以與電商做結合。因此在蝦皮學習到的產業知識,會根據你所待的品類有所限制,對於該產業的了解較多也多聚焦用戶在平台上的行為,比如男女比組成、客單價(ABS)、優惠券面額大小、產業淡旺季、交易頻率、用戶上線時間、店家評價對用戶購買行為的影響等。

華碩ASUS

相較蝦皮水平式的吸收,華碩則是垂直型的向下鑽研。在華碩會對所屬品牌及產品有更深的了解,比如華碩就有分許多BU,分別是PC個人筆電(Personal Computer)、OP開放式平台 (Online Platform)、智慧型手機(Zenfone)、機器人(Zenbo)等。而每一個事業線下又有截然不同的產品,以PC而言就是分Consumer及Commercial。

也因此我的日常有許多機會可以透過參與會議的方式,了解產品的規格是如何設計、用料的選擇、如何因應市場競爭,生產在相同價格帶(price band)的筆電、TA的形貌、店頭的in-bom header設計與產品擺設等。在華碩你會對產品製造與後續的行銷、銷售,有一條龍的了解

八:品牌力

蝦皮Shopee

蝦皮在東南亞七國(印、馬、泰、新、越、菲、台)皆有佈局,因此在這些地方幾乎無人不曉蝦皮、SEA集團是什麼狠角色。此外蝦皮母公司SEA集團於2017年Q4時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以代號「SE」掛牌上市,2020年因為股價翻6倍,緊追阿里巴巴,這些表現也讓許多歐美國家開始紛紛研究SEA,相信以後不再需要用「蝦皮是東南亞版的Amazon」來介紹,而是到海外說到蝦皮,人們就能跟電商霸主劃上等號。

華碩ASUS

華碩因為銷貨至全球的關係,許多朋友一聽到ASUS知道這是一間電腦公司,熱愛電競的朋友或許也聽過ROG(Republic of Gamers)這個副品牌,因此我認為在品牌力上華碩所取得的優勢是較國際化,版圖遍佈南北美、歐洲、中東、亞太、中國,許多外國朋友聽到ASUS後無需過多解釋就能意會,有些甚至是會指著家中的電腦說我也是用ASUS,很可愛xD。

九:舞台與影響力

蝦皮Shopee

蝦皮MA的影響力得看own的專案大小,GLP計畫期待每一位MA都能跟主管做high-level的溝通,因此是有許多機會可以跟各國主管及新加坡總部合做專案、每周開會,甚至是報告給蝦皮首席營運長馮時欽(Terence Pang)。

此外蝦皮的主管們也對簡報上的數字與架構有極高的敏銳度與高標準要求,因此在蝦皮擔任MA是一個非常高強度的挑戰與磨練。任職期間就經常看隔壁組的MA加班到10、11點,所以要擔任蝦皮MA一定要有強烈的決心。

蝦皮一般職員的影響力多是展現在所屬品類的活動頁上,landing page的設計好壞、優惠券推播TA精準度、面額大小等資源多寡,都會影響品類在該檔期的業績表現,而這些表現會與旗下蝦皮商城賣家的業績有直接掛勾 (但CM沒有業績壓力,Key Account Manager跟Relationship Manager才有)。

任職期間其他專案的影響力,多以擔任Marketing與各業務間的窗口,或者是擔任品類與蝦皮內部負責跟KOL溝通的窗口等,協助請業務鼓勵廠商參與蝦皮內部的行銷活動,或請廠商於KOL直播中曝光品項、宣傳導購等。資深的CM影響力也會更大,比如會負責優惠券的預算分配、協助大廠商進駐蝦皮(比如遠傳)等。

華碩ASUS

華碩的GTP計畫(Global Talent Program)和坊間可以輪調各部門的MA計畫不太一樣,因為基本上招聘時就已經固定市場與職能了。而也因為每一位華碩人做的事情都跟HQ相關(研發、製造、產品素材、Campaign),透過這個計畫進來的朋友們並不會因為是GTP身分,做的事情跟一般職員不同 (想想也是有道理,畢竟人已經在總部了….xD) 

其差異在於GTP計畫會多3個月的training,帶你認識電腦產業與各產品,因此可以領著薪水受訓,正式on-board前參加夏令營認識新朋友,日後上手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十:外派機會

蝦皮Shopee

蝦皮GLP規定每一位MA在計畫期間都需要輪調至海外分公司一次,除了東南亞七國外,現在也有其他新市場,如巴西、中國、韓國等。至於前往何處、何時出去MA是無法決定的。就我所知2019年至今出海的MA有一位,礙於疫情關係其他MA都選擇待在台灣。

而一般職員也有蠻多機會可以申請外派,比如早些年蝦皮剛進入台灣時,就有一批資深員工前往菲律賓支援,帶領local團隊成長,聽業務分享帶人時碰上的文化衝擊 xDD 可能台灣人才相較東南亞人民樂天派的性格相比,個性較拼也耐操,因此大家信箱仍時不時會收到一些前往海外擔任主管的開缺。

蝦皮的外派機會多以東南亞市場為主,MA有更多機會到海外做high-level的專案,一般職員也有零星的機會可以前往海外,適合日後想往東南亞市場發展的朋友。

華碩ASUS

華碩GTP計劃僅有CPM(Country Product Manger)的職位較能在初期就外派到當地,其他職位多是base在HQ。

此外華碩因為希望可以留住優秀人才,因此內部非常鼓勵大家轉team,學習新領域、新技能,甚至在HQ累積一定經驗後,都能申請外派幫助local更順利運行,因此即便是一般職員也有許多機會可以外派,比如之前就有聽過有員工因為結婚關係,後來外派到杜拜擔任Marketing Manager。

因分公司遍佈全球,再加上長官們鼓勵內轉的風氣,讓職員外派到各區的機會也相對較多,貝蒂許多朋朋現在都駐點在荷蘭與美國分公司!

十一:出差機會

因為業務職本身就得出差,找廠商,因此不在討論範圍內。

蝦皮Shopee

蝦皮MA剛on board時會到新加坡受訓,其他職能如MKT跟其他公司合作特輯、Operation跟合作夥伴談partnership時也都有出差機會。以CM而言,只有偶爾與廠商的重要會議,如進駐蝦皮商城,主管與資深CM會跟著KAM一起到該公司與high-level主管開會討論,否則大多時候工作都可以在電腦桌前解決。

華碩ASUS

在華碩,不同職位的出差需求都不太一樣。

以MDM來說,疫情前一年飛3-4次應該是基本的。以歐洲區來說,因為GM(General Manager)都是base在國外分公司,主管分享一季至少會有1-2次的出差,飛到當地與國家討論每季的產品規劃,或是review上一季的表現,所以出差機會是相當多的。歐洲區也鼓勵MDM這個職位做1-2年之後,若有剛好的空缺會推薦外派到特定國家擔任CPM (Country Product Manager)。亞太區則是會一開始就特定招募CPM這個職位的人,所以如果有興趣趁年輕時多去國外闖闖,可以考慮亞太區的CPM!(GTP受訓之後就會知道自己被分發到哪,但也有前輩分享其實分發的區域在招聘時就決定好了,不會因為受訓期間表現好壞而有所差異)

而以GTM與PMKT來說,這兩個行銷職位是不會外派常駐在當地,但疫情前這兩個職位有蠻多出差的機會。出差原因多是到當地協助new product launch、參與年末Sales review會議、全球各大電子消費展覽,如美國每年1月在Las Vegas的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消費性電子展)、6月在南港展覽館的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覽會)、9月的IFA(歐洲最大柏林消費性電子展)。兩位資深GTM同事過去就曾飛過韓過、澳洲、阿拉伯轉機、波蘭等支援或參與重要會議。

另一個我常聽需要出差的是從事研發的RD及負責門市通路設計的Channel team,得經常跑工廠做測試或看生產狀況。

十二:管顧思維

蝦皮Shopee

蝦皮以管顧出名,許多管理職都是從MBB挖角過來的前輩,甚至當初剛入職時見到兩位去年在台大管顧社上課的講者,還天真的詢問對方是不是在蝦皮駐點做專案…. xD 才知道原來蝦皮搶人手速飛快,幾個月不見,就讓一群西裝筆挺的管顧成為橘衣蝦皮人。

雖然入職期間與這些主管的接觸並不多,但的確看到組織在因應市場的變動上,有根本性的變化,許多專案被砍掉,取而代之的是推出對商家更有利、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管顧思維也反映在與主管的週報上,因為主管是得將底下組員們的成效彙整,向上報給大主管,因此會十分要求我們在簡報上的數據表現與說故事能力,若無法讓主管buy in,簡報經常需要重做。蝦皮在這方面的訓練做的十分扎實,在高壓下成長飛快!

華碩ASUS

華碩與蝦皮的公司成長階段不同,平常工作上比較少會遇到陌生、需要透過做A/B testing來驗證的問題,因為多數情況公司已經有一個作業流程可以讓大家遵循,因此在管顧這方面的感受較不明顯。

十三:數據思維

蝦皮Shopee

蝦皮是一間數據思維導向的公司,每一位主管對於數據的敏銳度與要求都非常高,也因此我們經常被要求做的每一個決定都需要提出數據佐證論點。比如過去操作一個檔期活動,部門要投入資源來提高檔期間的業績表現,因此就得去跟BI(Business Intelligence)部門撈數據,透過男女比、平均客單價(ABS, Avergae Basket Size/Sales)、舊客新客標籤等維度,向主管解釋為什麼活動要如此規劃。

平常我們也會監測活動頁上的流量,也會需要透過數據來推估流量高低的原因、提出改善計畫。因此在蝦皮Excel是一定要學會的活命做簡報工具,常用功能:Vlookup, 樞紐分析

華碩ASUS

公司有一個專門整理市場資訊的團隊,會透過系統將數據圖表化,或整理成方便各部門閱讀的模式。以MDM來說,便需要透過這些數據與圖表分析各國每季的表現。從4P角度切入去分析過去的表現與預估未來的發展,進而從中找出一些可以提升market share的機會點。至於Excel,MDM也是懂越多公式越好XD,vlookup、樞紐都是基本一定要會的,可以幫自己提升效率。

在Marketing方面對數據的感受則較不明顯,除了Marketing會透過第三方軟體監測PR、社群與產品在local端的搜尋量外,目前我接觸到的工作幾乎與數據扯不上邊,大多都還是按照會議上市場的反饋作為依歸,因此在這方面能分享的資訊有限。

十四:同事氛圍

蝦皮Shopee

蝦皮平均年齡30歲以下,Marketing絕對是以活潑著名,而這鮮明的形象,讓每一位知道我在蝦皮工作的朋友,開頭第一個問題就是「妳是不是蝦皮小編?」…xD 而只隔一層樓的Commercial就相對安靜許多,比較常聽到的是業務在跟廠商討論事情或吵架(XD) 但Commercial因為品類眾多,各部門間的文化差異還是很大,就我所知蝦皮超市就是一個業績壓力大,還是很歡樂的部門。

華碩ASUS

華碩的年齡層很廣,從22歲社會新鮮人到4,50歲的職場經驗者都有,初階Marketer平均年齡多多23-27歲,同事間相處非常融洽,經常被餵食,有時下午還會一起相約下樓買迷客夏或零食。而較為資深的主管們也非常願意給我們機會,即便是剛入職的菜鳥也都非常鼓勵我們發表意見,整體而言在這邊工作是非常舒服的!

十五:加班文化

蝦皮Shopee

因為產業關係,蝦皮頻繁的加班文化是不爭的事實。有時也覺得主管非常辛苦,大半夜會接到大主管的來電,留言敲我們要趕快調整活動頁。也因為每一週都需要跟主管匯報活動頁成效,因此擔任CM期間有需多時間需要加班整理數據,寫deck、找lead過內容、重拉資料、重寫content。而這些都是義務制,只有大檔活動輪值時才有名義可以申報半小時的加班費。

大促時每個team看的東西都不同

  • Commercial:盯業績
  • Product, Operation:盯系統

華碩ASUS

在華碩得看所待的部門,文化有很大的差異。比如一位曾在HP待10年的同事分享,外商幾乎都是事情有做好就行,並不特別要求加班。而在資深友人的經驗裡,的確有許多大主管是習慣透過加班來給印象分數的

而我所待的SYS PC Marketing,同事間是非常不鼓勵加班的。還記得我剛進去沒多久,只是超過6點還待在位置上就經常被趕著回家,同事們都笑說「我這樣是在塑造加班文化,非常不可取,必須趕快回家xD」,所以風氣上算是挺健康的。但活動前因為有很多新品要趕首發亮相,因此這段時間還是可以蠻常看到許多Product Marketing或GTM同學加班。

此外負責歐洲、美洲市場的職位,也難免會需要順應時差而加班。

十六:學歷

蝦皮Shopee

蝦皮MA對學歷有相對較高的要求,雖然在說明會上人資都會說歡迎各學校的人才投遞,但基本上有嘗試過的朋友應該會發現,台清交成政以外的學校同學週五晚上投遞,約莫週一早上就會收到拒絕通知信,我猜測這應該是系統直接設定好回覆的。但

也可以理解,畢竟儲備幹部名額有限,而每年屈指可數的MA又代表著蝦皮門面,給予高薪的同時,同樣也期待人才可以為公司帶來價值,因此從學校先篩履歷,可以更快找到蝦皮想要的人。

因此若非榜上學校卻有豐富經驗的朋友收到拒絕通知信,也無需太往心裡去。但一般職缺即便不是名校畢業,只要能拿出經驗與實力都是有機會的,無須擔心

華碩ASUS

以GTP入職的同事來看,研究所一定是國立(基本台政)或是國外,大學的話也都是國立(中字輩以上)。如果大學是私立,研究所是國立也是有的,因此整體感受下來,公司在GTP的招募上還是蠻看學歷的

而在Marketing,也意外發現許多同事都有海外留學或在國外長大的背景。因此在職場經驗不多的情況下,建議可以透過內推解。即便過去是私校畢業,只要經驗與職缺差異不大,都能接到HR的電話面試。

此外也因為華碩GTP計畫每年招募的人數比蝦皮約多2倍,這些同學會分到各BU做不同職務:MDM, TPM, GTM, PMKT, TSM等(且也分為ASUS跟ROG) 因此如招募活動頁上所說,越早投遞機會越大,一些朋友甚至在5月就收到offer。

十七:升遷

蝦皮Shopee

蝦皮是間步調快速的新創,因為是新創,組織相對扁平,在上位者多是由HR自MBB挖角來的管顧空降,甚至曾聽到一個都市傳說,有專設挖角MBB人才的HR。因此我個人認為在蝦皮要升到小lead,只要能力好2-3年或許可以,但若要再往跨部門管理層這條路前進是有難度的,因為這些人多偏好從外面挖來。

就目前所知蝦皮MA畢業後較有可能成為Assisant Manager,再一路往上爬。但蝦皮的GLP的流動率也非常高,可能是表現不如預期被淘汰,也有可能是能力好在外面有更好的工作機會。

華碩ASUS

華碩是一間組織龐大、分工非常細的公司,也正是如此,只要過去曾在同產業服務過(Samsung, HP, Lenovo等),或在華碩待非常久,就有很多機會可以卡到不錯的位置

一位GTP前輩分享,如果要短期1-3年就看到職位在公司的影響力、領導力、決策力,可能會比較困難。但以長遠的職涯發展來看,華碩既然願意撥出專門的HR、人力、經費和時間去訓練一群人,就代表華碩是認定這群人的潛在價值與發展性。所以未來是否有更多的升遷或發展機會,多少應該是有的,可以再觀察看看!

十八:薪資待遇

蝦皮Shopee

蝦皮GLP MA初入職待遇8萬/月,會根據能力調整薪資,甚至12-15個月後根據表現,待遇超過10萬也不是問題,因此蝦皮MA在薪資待遇上絕對可以媲美金融業的儲備幹部,甚至比許多本土金融業還更敢給。

  • 本土銀行:5-7萬,16-18個月
  • 外商銀行:7.7萬-8萬,12-14個月

其他一般正職缺,只要能將過去的學經歷搬出來跟HR談,通常都可以比大學新鮮人起薪來得高一些。

華碩ASUS

在華碩GTP計劃,若想要保持領到金融業MA的薪資,可能需要另尋其他機會XD 年薪部分固定每年14個月變動薪資on top (每個人變動薪資比例不同),如果部門業績達標,個人表現也不錯,可望領更多。

雖然薪水可能並非產業中最突出的,但這背後可以接觸到更廣的市場與視野,且會根據各部門的文化生態,有些可以報加班費。職涯前期我認為視野與經驗比重應大於薪資待遇,所以日子只要能過就好,賺大錢的日子未來還多的是!

十九:福利

蝦皮Shopee

蝦皮的福利五花八門,有專門辦活動的HR每個月都會精心規劃Orange Day、節慶闖關活動、大促驚喜等。

除此之外,一定要說的是玲瑯滿目的飲料零食櫃、冰櫃、泡麵區。在蝦皮絕對不存在肚子餓,只有控制不住變肥的選項。xD 

其他的福利包括生日禮券、大促折扣碼、旅遊、健身、買手機補助,但許多都得至少滿一年才能享有。特休的話則比業界高出許多,一年約有18天

華碩ASUS

華碩的福利也不遑相讓,不僅可以用員工價買筆電(其折扣深度跟年底蝦皮雙11折扣一樣XD),更棒的還有每天都可以享受到的福利,包括全新裝潢的健身房、淋浴間、游泳池、烤箱、spa、撞球、瑜伽教室、員工餐廳(中餐補助70、晚餐補助70)

華碩給的假也非常多,除了7天幸福假公司會安排在連假前後,對異鄉遊子非常友善以外,沒排完的假就可以自己修(需年底前用完),這些都是有支薪的!另外還有14天的有薪事假、病假,女性生理假、家庭照顧假、週六補班一律不補等,都是全薪或半薪,所以只要能休,假勤也算是蠻不錯的!

此外,除了三節獎金與年終獎金外,即便是MKT team也都有每年兩次的績效獎金可以領。(但年終限12/31 or 1/1 前到職的員工,所以如果是1/2才進來,就得要等後年才能領第一次)

最後還有可以折抵成各大百貨公司的文康券,相比於大多數代工廠,品牌端的華碩所給的福利已經很優秀了!

  二十:從Program畢業後的職涯發展

蝦皮Shopee

MA從GLP畢業後,如果選擇繼續留在蝦皮,基本上有三條路可以選

  1. 小lead:CM lead, KAM lead, MKT lead
  2. Project team:Seller management project, Scale project 
  3. 開發新市場:巴西、菲律賓、越南、墨西哥

若選擇離開蝦皮,因為有扎實的歷練與視野,且零售業可以對接許多產業,出路較不受限,舉凡過去的畢業生投入顧問業、互聯網、FMCG、Amazon、暴雪、銀行大有人在。

華碩ASUS

大部分從GTP計畫畢業的夥伴,職涯可以從2個面向來理解

  1. base 在總部:擔任 Product Marketing、Go-To-Market、Product Manager、Market Development Manager 等
  2. base 在海外分公司:擔任 Country Product Manager

雖然華碩 Title 掛的是 Manager,不過幾乎都非管理職角色

總結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正在閱讀的你對GLP與GTP計畫有更深刻的了解,也更清楚在各大公司可以預期有哪些收穫。若有任何收穫或心得分享歡迎在底下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