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M 是什麼?乍聽之下與 PM(Product Manager,產品經理)有關,但事實上這個角色在 Facebook 甚至是各大科技公司裡頭,負責的事情與 PM 不盡相同!今天邀請到任職於 Facebook 的 Christina 與我們分享她在臉書的日常,以及她從中的收穫。

於南加大學士碩士畢業後,Christina 加入當年才剛開始要起飛的新創公司-Facebook,與早期員工經歷一段 trial and error 的時光。在臉書的九年間,Christina 從分析用戶習慣開始,一年後加入新加坡的 Sales Team,負責中小企業的業務;中間一年也憑藉著業務統整跟領導能力到日本支援;隨後回到美國擔任 PMM,最後因為新加坡成立的產品團隊而回到離台灣較近的城市。

市場揚聲器-產品行銷經理 PMM 的日常

若要用數學公式來敘述 PMM 在做什麼,你可能會得到這個公式

在臉書的商務產品團隊大多都有一位產品行銷經理(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簡稱 PMM),主要負責兩大任務:

任務1:梳理市場聲音,建議產品開發方向

隨著組織的擴編,臉書會有不同的團隊對市場有第一線的瞭解,譬如業務、或者是用戶團隊。但在決定產品開發方向,並收集市場反饋的過程中,這些訊號通常都非常雜亂,而 PMM 的任務就是得從這些雜訊中,蒐集證據 (collect evidence),有架構性地梳理出 insight,並擬定初步的解決方案與制定衡量指標與,再與團隊成員分享洞見,討論下一步該怎麼走。

若這個點子有發展的潛力,這時候團隊會先用最小的成本製作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性產品),從各渠道了解市場的反饋,快速驗證產品以及商業模式,若市場反應還不錯,才會再繼續投入更多資源開發


(Source: Pexels)

任務2:協助產品上線,確保市場接受

而當產品完成後,PMM 也負責協助各渠道的曝光,確保市場能接受。比如臉書看到中國商家有「出海」販售商品的需求,所以也設有負責中國廣告主需求的產品團隊,幫助客戶發想如何鎖定客群、出海時會與到什麼問題等。

PMM 與 PM 最大的差異?

以一言概括 PMM 與產品團隊的關係是-「PMM 是幫助產品團隊變得更聰明的角色」。

當不知道要開發什麼產品時,PMM 得頻繁地與數據分析師、業務、研究員溝通,試圖從混亂的雜訊中釐清市場的聲音,再將這些可行的方案回報給 PM,由 PM 為產品制定願景,並掌握各團隊的執行進度,確保產品能實作出來。所以相較起 PMM 有一部分時間會花在前端探測並協助分析市場需求,PM 則是偏向掌握產品細節和走向的角色。

PMM 的兩大能力-整合與溝通

一、安排事情優先順序的整合力

一天當中 PMM 有非常多事情需要分別與各部門解決,因此要如何擁有排出優先順序的邏輯 (Prioritization logic) 便非常重要!

時間管理上人們也經常使用「艾森豪矩陣」(Eisenhower Matrix,又稱「優先矩陣」Prioritization Matrix) 讓工作處理更有效率。

曾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在二戰期間為了應對繁重的公務而提出這個四象限法則,將手邊的工作依照事情的「重要性」與「急迫程度」做四大分類,讓你能區分事情的重要程度,優先處理最重要的事情,這就是處理「關鍵少數」的工作藝術。

A. 重要又急迫的工作 → 優先處理
B. 重要但不急迫的工作 → 列入工作進度表,有時間的時候立刻處理掉
C. 不重要但急迫的工作 → 可以委派作業
D. 不重要也不急迫的工作 → 等有空時再處理

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只有看清輕重緩急,將要做的事情分好優先級別,才能更高效的完成任務。(延伸閱讀:新世代人才,勇敢展現「捨我其誰」的 OWNERSHIP-CAREhER

二、能快速切換帽子的溝通力

PMM 的一天塞滿了許多與各部門的會議行程,法務、銷售、數據分析、產品經理等,大多時候會議是一個接著一個開,所以 Christina 從這些緊湊且高壓的會議裡面練就一身「快速切換」的溝通技能

會議期間 Christina 得快速進入各專案的狀況,理解對方在意的點,並翻譯來自其他人員彙整的資訊做有架構性的分享。Christina 笑稱,「這整個過程自己就像是一台翻譯機,得試圖讓兩星球的人能彼此有效溝通」

就好比用「帽子」來比喻「思考方式」,六頂思考帽正是利用顏色來區分一個人用怎樣的思考方式來思考問題。理性、感性、肯定、否定,其實都是一種思考方式。當思考的大門打開得越多,我們能看到的世界也將越精彩。

舉個實例,比方說產品在上線前會交由法務審核,Sales 也會參與給予回饋。工程師誓死也想捍衛沒日沒夜趕工出來的作品,因此就會仰賴 PMM 去與其它 XFN (cross-functional) 部門溝通,這時 Christina 就會去「預想」法務在意的是產品體驗有沒有尊重使用者的隱私權,而 Sales 則在意產品是否能幫助他達到銷售目標,所以就會按照這些點去做更詳盡的闡述。可以說在 Facebook,產品團隊與 PMM 的角色是一個依賴互助的關係。(延伸閱讀:在職場,你想要發號施令的「權力」,還是實質「影響力」?-CAREhER

延伸:Move Fast 但產品上線還是得過三關?

看到這邊或許你會好奇,為什麼一個產品快速被製作出後,還得冒著被否決的風險,而不是將這些程序顛倒執行,先審查後製作呢?

臉書創業初期有個標語 “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 深受 Hacker 喜愛,但隨著組織的壯大與成熟,Break things 已經從核心價值中淡去。因為臉書的一舉一動影響著世界上億個使用者,所以不再有空間去破壞、出意外。因此產品仍是得 Move Fast 快速製作,但該過的三關還是得一層一層審核才會成為最終到使用者手上的版本。

PMM 非線性的職涯旅程

PMM 因為對於跨部門協調和統整資源的能力要求較高,社會新鮮人比較難初跨入職場就接觸到。職涯雖非線性的,但許多人也都是從基礎職,如偏向營運的角色開始做起,再一步步透過內部輪調 去累積不同經驗,豐富能力後變得能夠勝任更多挑戰。(或許你也感興趣:妳喜歡職場的那個妳嗎?試著讓真實的自己發揮,帶領團隊-CAREhER

臉書員工的兩大特質

在臉書能遇見各式各樣的人,但 Christina 從這群人身上看見兩大共通點:

一:Growth Mindset

擁有 Growth Mindset 的人相信技能能夠透過持續不斷的投入與練習取得,智商與天賦只是個起點。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Carol Dweck 也在《心態致勝》一書中,將人們用來解釋世界、認知周遭事物的框架稱之為「心態」(mindset)。

她曾觀察一群學生從小學到國中的變化。在小學階段,定型心態 (fixed mindset) 與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 的學生表現相去不遠。但到了國中後,前者不僅成績立刻下降,還逐年惡化,後者的成績在2年內反而進步。且幾乎所有定型心態的學生對於成績退步都有一套說辭:「我沒數學細胞啦」「老師教太爛」,透過自貶能力或責怪他人來掩飾自覺無能的情緒。相較之下,成長心態的學生即使眼看失敗就在眼前,依然會運用各種方式奮力達標,努力把挫折化為日後的成功。

上述實驗即符合 Dweck 對於心態的兩種分類: 

  • 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 相信能力是天生注定,有就有,沒有就沒有,而且只有能力不足的人才需要努力。一旦失敗就看輕自己,久久無法釋懷。 
  • 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認為天賦只是一個起點,人人都透過後天的努力和經驗,逐步邁向成功。而且即使是天才,也得經過一番努力,才能獲得成就。 

二:彈性 Flexibility & Stretch

臉書成長的速度很快,可能有時候新問題所需的技能我們不一定會,但如同上述擁有 Growth Mindet 的人一樣,努力不會只掛嘴邊,而是將努力付諸於行動,並且勇於挑戰自己。「我不會,但我願意學」是職場上最樂見的工作態度。(延伸閱讀:從零自學程式碼- 常春藤學生在矽谷的轉職故事

(Photo by Christina)

在臉書工作最有成就感的事

主要負責大中華區中小企業的 Christina 分享,過去一位客戶在合作一段時間後,某天傳訊息告訴她我買房子了!那時候 Christina 才意識到中小企業主的廣告費不像企業編列預算一樣,每一分錢都是從自己的荷包裡掏出,而自己所做的是一步步地照顧客戶,陪伴他們成長

(Source: Pexels)

在臉書的這九年裡,Christina 分享每一段時間工作內容與方式都有很大的差異,50% 新、30% 舊、以及 20% 充滿挑戰的未知數,我想這就是臉書為何能如此迷人,能讓 Christina 願意奉獻大半個青春,默默守護著臉書成長的原因吧!(延伸閱讀:沒有標準答案也沒關係: 妳不孤單,妳有我們陪伴-CAREhER

如果你想要更了解關於 Christina 在生活、工作、臉書大小事,歡迎追蹤 Christina 經營的粉絲專頁「Christina 的說故事工作坊」喲!:D

文末,我們請 Christina 和我們分享一個我們不知道的事

「 小時候 我曾到教育廣播電視台上念數十捲廣播劇 」

「 錄音帶被送到各個小學放送於晨間播音 」

「 當年第一次靠自己勞力賺的 500 元
到現在還放在抽屜裡!」
.

.

(這 500 應該不只現在的 500 元了!XD

後記

透過視訊聽著 Christina 分享自己的工作是能影響到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家庭的幸福時,當下真的打從心底非常感動。原來那種可以透過自己與團隊的力量,結合資源,幫助他人改變匱乏的現狀、燃起希望的火苗是我一直以來渴望的影響力。

謝謝 Christina 願意接受訪談,除了帶領著我們從不一樣的視角認識 Facebook 外,也是告訴著自己在可預見的未來還要更加努力,才能成為裡頭的一份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